日本:储备米存量告急 或“破戒”考虑进口大米
日本:储备米存量告急 或“破戒”考虑进口大米
日本:储备米存量告急 或“破戒”考虑进口大米自(zì)去年夏天至今,日本大米价格(jiàgé)持续大幅走高。如今,很多日本人要么被迫缩减大米消费量,要么干脆放弃将大米作为长期以来的(de)第一主食。
米价(mǐjià)飞涨不仅暴露出日本农业政策的弊端,更是直接影响着将于7月举行(jǔxíng)的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。
而这场(zhèchǎng)选举,被日本媒体普遍称作是对石破茂内阁的“生死审判”。
究竟(jiūjìng)是谁在抬高日本米价?
日本总务省近日公布的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,大米价格(jiàgé)已较去年同期暴涨98.4%,创下(chuàngxià)1971年以来的最大涨幅。
△日本广播协会报道截图
自(zì)去年夏天至今,日本大米价格(jiàgé)持续大幅走高。如今,很多日本人要么被迫缩减大米消费量,要么干脆放弃将大米作为长期以来的(de)第一主食。
米价(mǐjià)飞涨不仅暴露出日本农业政策的弊端,更是直接影响着将于7月举行(jǔxíng)的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。
而这场(zhèchǎng)选举,被日本媒体普遍称作是对石破茂内阁的“生死审判”。
究竟(jiūjìng)是谁在抬高日本米价?
日本总务省近日公布的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,大米价格(jiàgé)已较去年同期暴涨98.4%,创下(chuàngxià)1971年以来的最大涨幅。

3月以来(yǐlái),日本农林水产省已向市场投放过四批(sìpī)储备米,希望平抑米价。
投放完毕后,日本(rìběn)政府的储备米(mǐ)总量从一年前的约(yuē)91万吨急速减少到约30万吨,但超过60万吨的投放收益甚微,担心“断米”的恐惧情绪仍旧弥漫日本社会。

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6日表示,如果投放所有储备米仍不能有效遏制米价上涨,从(cóng)国外紧急进口大米“也将成为选项(xuǎnxiàng)之一”。
同一天,日本首相石破茂也表示(biǎoshì),如果储备(chǔbèi)米耗尽,不排除紧急进口大米的可能性。

此言一出(yīchū),立即引发舆论热议。
要知道,日本数十年来(lái)一直以保护农民利益(lìyì)之名,严格限制大米进口量。在1995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,日本曾对进口大米征收高达(gāodá)778%的关税,入世后逐渐降至目前的227%。
如果进口大米成(chéng)真,意味着大米作为日本稳定国产主粮(zhǔliáng)的地位将被动摇。
对于米价的持续上涨,日本政府给出的理由包括气候变化导致(dǎozhì)(dǎozhì)自然灾害频发、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、民众囤积大米导致需求激增等(děng)。甚至“赴日外国游客数量(shùliàng)大增”也成了日本大米不够吃的原因之一。

然而,这些说法都难以令人信服(lìngrénxìnfú)。
日本(rìběn)经济界人士分析认为,米价飙升(biāoshēng)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日本实行(shíxíng)了数十年的不合理农业政策。除(chú)长期限制大米进口外,日本政府在国内还推行旨在维持米价的“减产政策”。为此,日本农林水产省近年来一直向改种其他农作物的农民(nóngmín)发放补贴,日本大米年产量也因此被控制在700万吨以下。
日本财务省前(shěngqián)官员(guānyuán)高桥洋一直言,“米荒”的出现就是减产政策捣的鬼。
“政府(zhèngfǔ)一直在减少供给(gōngjǐ),一旦需求增加,价格就涨上去了。也就是说,减产政策的本质就是默许价格上涨。”

还有日本媒体指出,政府多次放粮却都无法平抑(píngyì)米价,最主要的原因(yuányīn)是政府投放(tóufàng)的储备米难以进入市场,而是被日本农业协同工会(日本农协)有意囤积。
据悉,日本(rìběn)农协通过竞标机制收购90%至95%的政府储备米(mǐ),并由此进行实质性垄断,以便主导米价(mǐjià)。正因如此,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(xiǎoquán)进次郎5月下旬表示,政府计划直接将储备米卖给零售商,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拍卖给中间商。

石破茂政府面临(miànlín)“民意大考”
在日本,大米往往牵动(qiāndòng)政局走向。
早(zǎo)在1918年,日本米价飙升就曾引发(yǐnfā)骚乱,最终导致政府垮台。而就在上个月,日本政坛刚刚发生因大米引发的人事变动。
面对严重米(mǐ)荒和持续暴涨的米价,时任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5月18日在一次(yīcì)公开演讲中却称:“我从未买过米,因为支持者送给我很多米,我家里米多到(dào)可以开店售卖了。”
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