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42村“情绪转换器”:东棘坨镇综治中心把“红脸”调成“笑脸”

体育正文 68 0

42村“情绪转换器”:东棘坨镇综治中心把“红脸”调成“笑脸”

42村“情绪转换器”:东棘坨镇综治中心把“红脸”调成“笑脸”

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政府东跨院(kuàyuàn),一座(yīzuò)800平方米的现代化综治中心正悄然改变着基层治理图景。

东棘坨镇地处宁河区西北部,下辖42个行政村,人口(rénkǒu)2.8万,耕地15.6万亩。东棘坨镇是传统农业大镇,村落多、人口多、地域广,镇村历史遗留问题较多,加之(jiāzhī)近年来电力、交通、能源等工程相继实施,土地流转及土地征收矛盾频发,化解难度较大。镇综治(zōngzhì)中心升级改造后,以(yǐ)集成化服务体系为支撑(zhīchēng),构建(gòujiàn)起矛盾纠纷化解的“全科诊疗中心”,让“有矛盾找综治中心”成为辖区群众的共识。

用心沟通真情叩开心扉(xīnfēi)

“农村是熟人社会,邻里乡情的影响(yǐngxiǎng)下,很多矛盾纠纷都是因为一个‘面子’。有的纠纷动静闹(nào)得震天响,谁也不愿意让步,结果顶着牛,矛盾自然就解不开(jiěbùkāi)……”说到(dào)当前的工作,东棘坨镇综治中心主任、镇党委副书记、政法委员杨树武说道。

镇综治中心成立以来,每天都要组织派出所、司法所等(děng)部门召开对接碰头会(pèngtóukuài),对当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,及时汇总工作数据、查补工作漏洞,重大事项依照相关规定第一时间向上级(shàngjí)请示报告。

遇到“熟人”之间的矛盾(máodùn)纠纷,综治中心会第一时间联合相关部门利用农村社会熟人网络特点,在工作过程中采取“聊(liáo)家常”的方式(fāngshì),找到双方共同(gòngtóng)信得过的老党员、老教师、老干部、老乡贤、老模范等“五老”,请他们帮助调解纠纷,效果往往很不错。

不久前(bùjiǔqián),东棘坨镇某村两家邻居因开荒地产生纠纷(chǎnshēngjiūfēn),双方互不相让,矛盾(máodùn)逐渐激化。得知此事后,东棘坨镇综治中心高度重视,立即联系(liánxì)派出所民警和村网格员赶到现场,首先制止了双方的争吵和冲突,安抚(ānfǔ)双方情绪。由于当事双方均年事已高,从陈年往事到如今的纷争,认死理、不听劝,调处工作一度停滞不前。

民警和网格员几经工作,发现原来两人来自同一个家族。于是,综治中心请来其家族中一位退休老(lǎo)教师(jiàoshī),打出“感情牌”,最终在老教师的调解下,双方一笑(yīxiào)泯恩仇,多年积怨也顺利化解。

果断出击(chūjī)依法化解矛盾

调和矛盾纠纷,讲情讲理也不是万能的,有些矛盾纠纷夹杂着多种利益(lìyì)纠葛,甚至包括谋取非法利益,触碰(chùpèng)了法律的红线,这种矛盾纠纷已经(yǐjīng)不是依靠“真情”“明理(mínglǐ)”就能化解的。对此(duìcǐ),东棘坨镇综治中心联合公安机关适时出击,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维护社会公平正义。

今年3月以来,东棘坨镇接连发生两起风电项目阻工事件。事发后,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(gǎnfùxiànchǎng)处置,镇村干部积极与双方沟通说理,但违法嫌疑人气焰(qìyàn)十分嚣张,仍顽固(wángù)坚持(jiānchí)阻工,并索要不合理补偿,以致风电工程一度停工(tínggōng),在给工程带来严重损失的同时,严重破坏了东棘坨镇营商环境和社会秩序。

鉴于矛盾有(yǒu)激化的风险,东棘坨镇(zhèn)综治中心协调相关部门立即召集涉事(shì)各方开展工作。在掌握违法(wéifǎ)嫌疑人(xiányírén)的犯罪证据后,镇综治中心协调东棘坨派出所,在公安宁河分局的支持下果断出击,对阻工的8名违法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,对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予以打击,真正做到“化解一件事,教育一片人”的社会效果。

整合资源多部门齐发(qífā)力

在社会基层治理中,只有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、实现资源共享,才能确保(quèbǎo)群众诉求得到高效回应。今年以来,东棘坨镇(zhèn)依托镇综治中心搭建“三所联动(liándòng)”工作平台,每周召开矛盾纠纷调处调度例会,根据实际需求协调有关部门参加,通过整合资源、形成合力,满足(mǎnzú)不同需求,有效(yǒuxiào)解决复杂疑难问题,提升基层治理水平。

不久前,两位村民来到镇综治中心寻求帮助。2019年,两人在某环卫公司从事保洁(bǎojié)劳务(láowù)服务时,各有3300元劳务费被公司经理无故扣留,多次索要无果。获知该情况后,东棘(dōngjí)坨镇综治中心启动“三所联动”调解机制,经东棘坨派出所(pàichūsuǒ)、司法所、律师(lǜshī)事务所联合组织调解,公司原经理意识到以业务履行中的(de)(de)账务纠纷为由扣留劳务人员劳务费极不合理,甚至涉嫌违法的错误后,当场向两位保洁人员转账6600元。至此,长达6年的矛盾纠纷得以妥善化解。

东棘坨镇某村村民李福(化名)因原(yuán)单位拖欠其工资(gōngzī)7万余元得不到有效解决,多次(duōcì)到有关部门信访。镇里的(de)工作人员上门开展工作,李福表现出十分不信任的态度。镇综治(zōngzhì)中心介入后,立即启动“三所联动”调解机制。经验丰富的调解人员一方面(yìfāngmiàn)做好李福的安抚工作,另一方面对接拖欠其工资的原单位负责人。经过不懈努力,原单位先行为李福结算工资3万元,后续(hòuxù)款项承诺尽快结清。此后,李福明显转变态度,主动表示以后会依法维权,不再挑事惹事。

如今,东棘坨镇综治中心通过一系列举措,持续为多元解纷提质赋能,不断(bùduàn)增强群众(qúnzhòng)的(de)获得感(gǎn)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成为群众信赖的矛盾纠纷(jiūfēn)化解“终点站”。截至目前,该综治中心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6起,化解44起,化解率为95.7%,对2起调解不成的纠纷成功引导诉讼,46起矛盾纠纷百分百实现闭环管理。

42村“情绪转换器”:东棘坨镇综治中心把“红脸”调成“笑脸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